国家政策
(一)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确定第二批老龄健康医养结合远程协同服务试点机构的通知(来源于: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2022-01-20)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和全国老龄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提升医养结合服务智慧化水平,根据《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关于开展老龄健康医养结合远程协同服务试点工作的通知》《关于扩大老龄健康医养结合远程协同服务试点的通知》等要求,在各省级卫生健康委推荐和国家远程医疗与互联网医学中心(项目办公室)遴选基础上,确定北京市西城区展览路国投健康养老照料中心(医务室)等346家医养结合机构作为第二批老龄健康医养结合远程协同服务试点机构。 (二)工信部:将对智能网联汽车、智慧健康养老、冰雪装备等产业加大培育力度(来源于:中国网2022-01-20)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罗俊杰在今日举行的发布会上表示,工信部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在抓好疫情防控和继续落实好已出台政策措施的基础上,根据新情况新变化,会同相关部门从财税金融、保供稳价、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等方面,推出更加有力有效的政策举措,做好预调微调和跨周期调节,打好工业稳增长“组合拳”“连环招”,全力以赴推动一季度工业经济平稳发展,为稳定经济大盘发挥好“压舱石”的作用。 (三)全国社会福利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2021年年会顺利召开(来源于:民政部门户网站2022-01-20)全国社会福利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标委会)组织召开了标委会2021年年会。因疫情防控需要,会议以网络视频形式召开。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标准技术司、民政部政策法规司、民政部养老服务司相关领导、标委会全体委员、标准起草组及标委会秘书处50余人参加会议。贯彻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抓紧补齐短板,加快工作节奏,提高工作质量,进一步完善标委会工作机制,提前谋划好标委会换届工作,满足国家标准化发展需要、养老服务发展需要,更好地促进养老服务行业高质量发展。
行业动态
(一)向全国老年人推荐优秀出版物“扩容”至百种(来源于:中国经济网2022-01-20) 由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中国老龄协会、中国出版协会主办的“2021年向全国老年人推荐优秀出版物活动”进入评审阶段。各出版单位踊跃报名,组委会共收到全国363家出版单位申报的参评出版物1380种,为历届参评最多。经对申报单位出版资质及规定出版范围、申报出版物导向及印装质量等进行审核、查验,共有346家出版单位申报的1265种出版物符合申报资质。在复评和终审阶段,将由数十位来自文化出版、老龄产业、全民阅读推广等领域的专家对符合资质的报选图书进行审定,最终评审出人文历史、文学艺术、养生保健、生活休闲及其它4类,共计100种入围图书,入围图书将在2022年北京图书订货会上发布。 (二)“三孩”还有顾虑?担心未来养老?各地有了新部署(来源于:中国新闻网2022-01-20)应对人口老龄化,重庆提出,今年要建立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制度,开展家庭养老床位照护服务试点,实现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全覆盖。开展普惠养老、普惠托育专项行动,推进公共基础设施适老化适小化改造。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完成3万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居家适老化改造。建立街乡镇养老服务联合体运行机制,提升社区养老驿站服务质量。鼓励市场化专业机构参与提供助餐等养老服务,发展时间银行等互助养老模式,全面推行长期护理保险,健全失能失智老年人照护体系,让老年人享有幸福晚年。 (三)专家谈我国步入中度老龄化社会:“养儿防老”观念在弱化,要加快推动“适老”制度改革(来源于:央广网 2022-01-20)户籍制度及公共服务改革迫在眉睫。“流动人口数量的增多,也表现出户籍制度和人口流动不能完全协调适应的情况。一方面意味着需要进一步加快户籍制度的改革,特别是特大城市的户籍制度改革;另一方面也应该意识到,不是所有流动人口都希望得到所在地的户籍。”因此,他建议,需要加快流出地的土地制度改革,这有利于制度上支持人口迁移流动和构建城乡发展的良好关系。
区域发展
(一)北京推出“时间银行”,10问详解互助养老如何实现(来源于:新京报2022-01-20)刚刚结束不久的北京“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将发展“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作为市政府一项工作任务明确提出。两周后,相关实施方案正式对外发布,这项被认为有效缓解养老服务压力的举措,正在全市提速推出。北京市即将在今年6月1日推出的“时间银行”,通过提供养老志愿服务时间积攒获得“时间币”,一个小时服务兑换一个“时间币”。“时间币”可用于兑换相关养老服务,积攒满一万个还可以入住公办养老机构。 (二)上海市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园、上海市浦东新区智能养老产业园揭牌仪式举办(来源于:新浪医药新闻2022-01-20)养老既是大民生,也是大产业。养老产业对于扩大养老服务供给、促进养老服务消费,提升亿万老年人及其家庭幸福生活品质,以及对拉动内需、扩大就业、推动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一直以来,浦东新区坚持敢为人先、示范引领,不仅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诸多方面走在全市乃至全国前列,而且在推进智慧养老、发展养老及康复辅助器具产业方面率先探索,构建了体系化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大城养老浦东样板。就在不久前,浦东新区又以高分成功入围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民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三部委联合开展评审的全国智慧健康养老示范基地。 (三)广东:南海养老事业实现三个跨越,服务好26万老人(来源于:九派新闻2022-01-20)“南海养老事业会在三个层面发力,一是机构养老层面坚持多元投入,鼓励国有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机构建设,提高养老机构市场化运营水平,坚持国有化、市场化、专业化等多方向发展,打造南海机构养老的标杆品牌。在社区养老层面,充分利用公共空间,积极吸纳社会机构、组织参与,以丰富的内涵打造社区养老亮丽名片,将发展社区养老与创建熟人社区相结合,形成共建共治共享养老大格局。- 还没有人评论,欢迎说说您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