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两会

3月1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教育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15部门联合印发了《"十四五"健康老龄化规划》,我国养老产业获得政策的持续支持。2021年末全国人口数据显示:60岁及以上人口占全国人口的18.9%,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全国人口的14.2%。今年两会上,养老问题再次成为代表委员关注的重要话题。2022年地方两会和全国两会已陆续公布的提案议案中,“养老”和“职业技能培训”词汇成为频繁出现的焦点。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养老”一词被提及10次之多,“职业技能培训”被提及2次,“养老”和“职业技能培训”已经成为值得关注的民生领域关键词和话题。《政府工作报告》中包括:“加大社区养老、托幼等配套设施建设力度在规划、用地、用房等方面给予更多支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优化城乡养老服务供给,支持社会力量提供日间照料、助餐助洁、康复护理等服务,鼓励发展农村互助式养老服务,推动老龄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继续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共建共享一批公共实训基地。”;“支持脱贫地区发展特色产业,加强劳务协作、职业技能培训,促进脱贫人口持续增收。”等内容。明确了养老和职业培训事业的发展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课题,老有所养是全国人民所希冀的美好未来。实行标准化管理方式,推动养老行业全面实施标准化服务。我国养老服务虽已迈进了标准化工作,但目前我国养老机构服务存在较多问题,如机构服务人员素质较低、硬件设施不足、服务形式单一、收费不规范等。有代表提案建议由民政部门牵头,按照《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基本规范》、2022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强制性国家标准《养老机构服务安全基本规范》和《养老机构膳食服务基本规范》3个行业标准及《养老机构岗位设置及人员配备规范》等5项行业标准,对养老机构进行评估,并通过第三方认证、合格认定、等级评定等,实行标准化管理方式,推动养老行业全面实施标准化服务。未来需加强养老服务人员培养,提升养老服务水平。有代表提出,近年来,我国基本建成了城镇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但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要加强养老服务人员培养。鼓励高等医学院校设置老年护理专业,对于学习相关专业学生给予适当补贴。出台政策,鼓励和支持高校、高职、职高毕业生和其他社会人员从事养老服务行业。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养老服务人员待遇等措施,提升从业人员社会地位和职业认同,提高养老从业人员的职业荣誉感。同时,加强对养老产品科技研发的专项投入和政策引导,不断研发满足养老服务需求的产品。要加强宣传,增强全社会对养老服务和职业技能培训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知。鹏翼时代作为百洋医药集团旗下全资子公司,主要负责集团大健康产业模块战略布局中的康养人才培训人力资源外包及康养人才招聘一站式服务。与多家国企、央企及各大高端康养集团企业建立了康养人才战略合作机制。公司拥有北京市人社局颁发的职业技能培训学校资质、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书以及劳务派遣经营许可证书。通过标准的培训体系和考核认证体系,严格筛选合格人才,从人才输入到人才输出,为企业输送岗位胜任,高质量的专业康养人才。培训业务包含康养专项技能、康养职业技能认证、康养师资培训及康养职业经理人认证等,是康养行业执业者高品质的培训基地,是康养客户可信赖的首选服务商。目前开展的康养职业技能认证培训有老年营养师、老年人能力评估师和老年运动指导师等项目均在老龄产业人才网上线。解决养老难题,并非一朝一夕,需要市场各方的共同努力。按照国家职业标准推进康养行业职业培训,不断推动老龄事业和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我们将致力于培训需求与养老服务发展提供新思路和实践经验,为我国养老服务行业提供高品质、可持续的力量。